梁启超:死前曾历经割肾、拔牙,死时已不能言语,死后与原配合葬_医生_林徽因_梁思成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极速赛车规律图解公式 > 新闻动态 >

梁启超:死前曾历经割肾、拔牙,死时已不能言语,死后与原配合葬_医生_林徽因_梁思成
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22:47    点击次数:164

“我这辈子写了几千万字,临了,倒一个字也说不出来。”

1929年1月,北京协和医院,病床上的梁启超张了张嘴,想对儿子说点什么,但他已经发不出来声音了。他眨了眨眼,嘴角动了动,像是在告别。

梁启超的去世不是一次简单的病亡,而是一场本可避免的误诊悲剧。

1928年春,梁启超开始频繁尿血,他担心家人忧虑,便轻描淡写地提及此事,甚至在信中写道:“很费心造了一张《先秦学术年表》,于是小便又再红了起来。”

他将病因归咎于劳累,试图安慰家人,实际上,他的健康问题早在1924年爱妻李蕙仙去世后就埋下了隐患。

展开剩余85%

那年,他一边讲课写作,一边料理妻子的后事,人前,他还是那个言辞犀利、精力充沛的“饮冰室主人”,人后,却经常独坐发呆,夜夜难眠。

后面他的尿血问题越来越严重后,梁启超被送进北京协和医院治疗。当时的医生怀疑是肾出了问题,建议手术切除右肾。

手术团队在当年也算是顶尖水平,但术后结果却出人意料:切下来的肾,并无实质病变。

更糟糕的是,梁启超术后丝毫不减好转,尿血依旧,医院一时找不到原因,开始“排查式治疗”,每一次治疗都让家属感到极其荒唐。

首先是拔牙,医生先是怀疑病灶可能藏在牙龈深处,一口气拔掉了梁启超七颗牙。已经虚弱不堪的梁启超,连说话都开始吃力,只能靠粥水维持进食。

牙拔光了,症状仍在,医生又怀疑是胃出血,于是让他“断食几天试试”。

这几天,他几乎滴水未进,整个人瘦了一圈,眼窝塌陷、面色灰白。

这种“凭猜想治疗”的方式,把本就处于崩溃边缘的梁启超折腾得身体越来越差。

后续又检查肝脏、胰脏,甚至建议开腹探查......一套操作下来,没有一样奏效,反而让梁启超叫苦不堪。

弟弟梁启勋开始怀疑哥哥这是被“当成病理试验品”了。他气愤地质问医生:“病没查出来,你们倒是把人快治死了。”

直到此时,梁启超才写信给学医的好友伍连德,才得知“手术方向完全错了”,他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:“他(指伍连德)已证明手术是协和孟浪(冒失)错误了,割掉的右肾,他已看过,并没有丝毫病态,他很责备协和粗忽,以人命为儿戏。”

尽管如此,梁启超仍试图安慰家人:“总之,这回手术的确可以不必用,好在用了之后身子没有丝毫吃亏,只算费几百块钱,挨十来天痛苦,换得个安心也还值得。”

在他去世多年后,外界还流传着“协和护士错划肾脏部位”的传闻,说手术时碘酒涂错了地方,导致医生误切了健康肾。

虽然这个说法被学者辟谣,但“以实验心态对待名人病人”的事实,却无法回避。

他的好友伍庄在报刊上痛斥:“益发愤求中国之医学,断不令彼稗贩西说者毁我国珍。”

但如果换个角度来看,在那个年代,西医刚刚传入中国,X光才普及不久,医生对肾瘤和血尿等疾病的认识非常有限,甚至不清楚免疫疾病为何物。

今日我们责怪他们误诊,也不能忽略那是时代的局限,医生无罪,但制度与知识的贫乏,却造成了梁启超之死的遗憾。

病情恶化的这几个月,梁启超消瘦得几乎脱形,可他仍然伏在案头编写《辛稼轩年谱》。

病床边,孩子们轮番劝他休息,他摆摆手:“这不是工作,是一份使命。”

就连梁思成、林徽因回京探望,发现父亲脸色蜡黄,气若游丝心疼不已,但梁启超努力坐正,安慰道:“我没事,别担心。”

那段时间,他几乎不能久坐,只能斜靠着写稿。

医生屡次劝他:“不能再写了,再写命都保不住。”他也只是笑笑,说:“学者死于讲座,岂不是最好归宿?”

1928年10月12日,他写下了“所不朽者,垂万世名,孰谓公死,凛凛犹生”这最后一句时,他的手突然颤了一下。

那个“生”字,是他人生最后写下的文字。

1929年1月,梁启超病情急转直下,医生通知家属做好准备。

林徽因挺着身孕赶回医院,梁思成整夜守在床边。

徐志摩到的时候,医生已经下达“禁止探视”的指令,他只能站在门外,透过门缝,看着那个曾教他“改良社会”的老师失声痛哭。

1月18日,病危通知发出,家人围坐病榻前。梁启超努力睁开眼,想张口说话,张了几次嘴,声音却卡在喉咙里。他的目光落在每个人脸上,像是一个个作别。

梁思成跪在床边,不断喊着“父亲”,几个小时后,这位曾经推动“戊戌变法”的大人物,停止了呼吸。

梁启超去世后,举国哀悼,唁电、挽联从四面八方飞来。

家人依照他生前遗愿,将他与妻子李蕙仙合葬于北平西山卧佛寺。

墓碑由梁思成、林徽因共同设计,是他们毕业后共同完成的第一个“作品”,没有雕饰、没有溢美的碑文,只有十四个字:“先考任公政君暨先妣李太夫人墓”。

6个月后,林徽因在协和医院生下第一个孩子,取名“梁再冰”,来纪念这位伟大的“饮冰室主人”。

而且梁启超的“最大成就”,不是他生前的那些论著,而是他亲手培养出的九个孩子。

梁思成,中国建筑之父;梁思礼,中国航天功臣;梁思懿,清华校刊主编……九人九样,各有所长,却都秉承家风。

梁启超的家里没有写明文家规,只有言传身教,他让孩子自由发展,鼓励他们“做有用之人”。

有人问他,如何教出这么多才子才女?他笑说:“别教太多,自己先做。”

他死时没有一句遗言,但他留下的,早就够多了。

发布于:北京市
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极速赛车规律图解公式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