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兴读书会李海湖谈古代祭祀月亮的习俗起源及其礼仪规范!不学会这些古人就过不好中秋节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极速赛车规律图解公式 > 新闻动态 >

道兴读书会李海湖谈古代祭祀月亮的习俗起源及其礼仪规范!不学会这些古人就过不好中秋节
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8:03    点击次数:135

青简为舟,墨痕作楫。 #道兴读书会 ,叩问千年智慧,共溯文明长河。 字里行间砥砺思想锋芒,众声喧哗守持澄明本心。 非为饾饤之学,志在求道兴文——以书为媒,聚同道中人,激荡思辨星火,涵养精神气象。 一卷开,万象生;灯火不熄,道兴未央。

中秋节源自上古时代对天象的崇拜,最初作为秋夕祭月的活动,后逐渐演变为固定在农历八月十五的节日。这一演变过程在《周礼》等典籍中已有记载,周朝已设立专门祭祀月亮的仪式。

古代祭月主要包含对月神的崇拜,如女娲、西王母等神话形象被赋予月神属性。民间祭月通常在庭院设香案、摆三牲五果(鸡、鱼、肉及水果),全家跪拜祈求风调雨顺或家庭团圆。

祭月习俗强化了中秋节“团圆”的核心意义。古人通过祭月活动强调家庭团聚的重要性,并将月亮的圆满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团聚,最终形成现代中秋“团圆节”的内涵。

以下是关于中国古代祭祀月亮民俗的起源与标准的礼仪程序。

展开剩余88%一、祭月民俗起源

中国古代的祭月习俗,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,是自然崇拜、帝王祭祀和月神神话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
起源于原始的自然崇拜

在远古时代,先民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理解,产生了敬畏和崇拜之心。太阳和月亮是天空中最为显赫的两个天体,它们的运行规律(昼夜交替、月相盈亏)直接影响着古人的生活和农业生产。月亮在黑夜中带来光明,其圆缺变化又显得神秘莫测,因此自然而然地成为崇拜对象。

月亮规律的盈亏,也被古人联想到与女性的月经周期相似,因此月亮崇拜常与生殖、生命繁衍联系在一起。

早期的“祭月”祀典专属于帝王礼仪

根据《周礼》《礼记》等古籍记载,从周代开始,祭月就成为官方固定的礼仪制度,称为“夕月”。

祭祀时间通常在秋季,具体是秋分日。因为此时昼夜均分,月亮开始显现其阴性能量,秋季也是丰收的季节,祭月含有“报秋”答谢神佑之意。

早期的“夕月”是帝王专属的礼仪。《礼记·祭义》中记载:“祭日于坛,祭月于坎,以别幽明,以制上下。” 日坛为圆形,建在高处;月坛为方形,建在低处(水旁),这体现了“天阳地阴”、“日明月幽”的阴阳观念。天子在春分祭日,秋分祭月,以示“顺天道而行”。

神话的演变与普及

最初,月亮的神格化形象比较模糊。到了战国、秦汉时期,神话体系逐渐丰富。

嫦娥奔月是最著名的月亮神话。嫦娥偷食西王母的不死药而飞升月宫的故事,最早见于《归藏》,后由《淮南子》等书完善。这个凄美的故事使得月亮在人们心中变得更加人格化和富有情感,促进了祭月活动从宫廷向民间的渗透。

除了嫦娥,月亮还有“太阴星君”、“月姑”等道教化和民间化的神祇称谓。在《西游记》等文学作品的推波助澜下,嫦娥作为月宫仙子的形象深入人心,成为民间祭拜的主要对象。

唐宋时期成为全民习俗

祭月活动始于皇家的自然祭祀,在汉代开始初步普及,并在唐宋时期,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和中秋节的正式形成,与赏月、玩月、团圆等民俗活动彻底融合,最终演变成全民性的中秋祭月/拜月习俗。

二、祭月礼仪程序

祭月的礼仪程序分为皇家祭典和民间祭拜两个层面,后者是我们今天更为熟悉的。

皇家祭典(夕月)需要遵循特殊的仪程:

一是建有专门的“月坛”(夕月坛)。明清时期的月坛位于北京阜成门外,是今天“月坛公园”的前身。

二是固定时间在秋分之日。

三是主祭是皇帝或派遣的官员。

四是仪式流程标准化

首先在月坛上设置神位,通常书写“夜明之神”(月亮的神名)或“月神”。

其次需要使用“太牢”(猪、牛、羊三牲全备)或少牢,以及玉帛、黍稷、瓜果、酒醴等专用祭品。

再次皇帝或委派官员必须身着特定祭服,在礼官的引导下,进行迎神、奠玉帛、初献、亚献、终献、撤馔、送神、望燎(将祭品等物焚烧,寓意送达天庭)等一系列复杂的仪式。

最后还需要配有专门的“中和韶乐”和“八佾舞”,以歌颂月神之德。

民间祭拜(中秋拜月)注重家庭祈福

民间拜月没有皇家那么严格的规制,更注重家庭的参与和祈福的心愿。其核心是“女拜月,男不拜”或“男不圆月”的习俗,因为月亮属阴,代表女性,故多由女性主祭,祈求美丽、姻缘与子嗣。

祭祀时间为农历八月十五日夜晚,月亮升起,清辉洒满大地之时。

地点因陋就简设置于庭院、露台或家中正门对着月亮的方向,设一香案。

布置与祭品有一定的要求:

首先说神位:上书“太阴星君之神位”或“月府素曜太阴皇君”。

其次说祭品:

一是月光马儿:即月光纸。

这是一种木版印刷的月神像,通常绘有嫦娥、月宫、桂树、玉兔等形象。

二是月饼:必须是圆形,象征团圆。大小不一,垒成塔状作为贡品。

三是团圆饼:一种更大的、印有月宫、蟾兔、桂树等图案的饼。

四时令瓜果:有条件的,西瓜是关键,必须切成莲花状,取“连生贵子”之意。还有苹果(平安)、石榴(多子)、葡萄(绵延)、柚子(保佑)、莲藕(聪明)等。

毛豆:喂玉兔的,煮熟带荚的毛豆。

藕:寓意“藕断丝连”,家族亲情不断。

清茶/酒:各三杯。

器具:香炉、红烛一对。

再次说祭拜流程:

香案朝月出的方向摆设整齐,陈列所有祭品。

由家庭主妇或女性长者点燃红烛和香,全家女性依次行礼(男性通常旁观或仅行简单礼)。

主祭者向月亮跪拜,心中默念祈福之词,如祈求容颜美丽(“貌似嫦娥”)、家庭团圆、夫妻和睦、早生贵子等。

等待香烛燃烧一段时间,寓意与月神沟通。这个过程称为:待月。

待香烛燃尽或家人认为月神已“享用”过后,撤下供品。

分享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。将祭品分给家人享用,尤其是月饼要按人数均匀切开,寓意“团圆”。据说吃了贡品可以得到月神的祝福。

中国古代的祭月习俗,从庄严的皇家祀典演变为温馨的民间节俗,其核心始终围绕着人对自然的敬畏、对团圆的渴望、对美好生活的祈愿。它不仅是简单的民俗活动,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“天人合一”思想和家族伦理观念的生动体现。

以上看起来简单,但是筹备起来还是略微复杂。

今天的中秋节要和古人比起来那就简单多了,如果按照古代的习俗,不学会上面那些标准的仪式和程序,那还真是不好过节。

李海湖简介:

李海湖,又名海湖李,字谱文,自号白鹤羽人。

湖南长沙人,独立艺术家,道家文化多样性的创作者

道兴读书会、天师弘道会主持人,李海湖工作室主创。

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

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

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会员

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文创时尚产业委员会委员

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智业战略专业委员会委员

第二届全国藏汉双语诗歌大赛全国十强汉语诗人!

著有《创道记——中国道教正一天师道创业史》《天圆地方——九宫八卦的传统建筑哲学和人居智慧》《会听音乐更健康——中国传统五音养生科学指南》《天书回篆——道家能量艺术字典》及其相关文化、艺术创作。

#道兴读书会 ——小开隐世之门,与“道”亲近的一种方式 以道解道,以道解诸子百家…… 诚邀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:迎接学术和精神的解放,抒发无为和有为的主张! 同兴大道、兴旺神州

原发李海湖之声公众号

图片来源:豆包AI

华闻之声新媒体联播网获授权转发

责任编辑:胡宇春

发布于:湖南省
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极速赛车规律图解公式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